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家庭知识-当前文章

孩子心理发展的5个阶段,妈妈要怎样对待?

2019-05-08 13:52:07    文来自/mlh 2305

导读:孩子不想上学,不愿学习,要么离家,要么回家就把自己关起来,要么不和父母对话,要么一句话把父母怼个半死,整夜打游戏、天天玩儿手机……作为母亲的我们每天为孩子担惊受怕、心忧如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孩子不想上学,不愿学习,要么离家,要么回家就把自己关起来,要么不和父母对话,要么一句话把父母怼个半死,整夜打游戏、天天玩儿手机……作为母亲的我们每天为孩子担惊受怕、心忧如焚、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夜不能寐……

出现这些问题的根源是什么?是孩子不努力?懒惰、散漫?自制力差?还是因为父母从小太溺爱孩子了,管得不严格?

其实,孩子的这些问题,有些是青春期孩子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有些是孩子在早年心理发育过程出现问题以后显现出来的症状。

100多年来的心理学研究显示,和人的身体发育一样,人的心理发展也是有规律的,0-18岁是是人生最重要的成长发展阶段,孩子从出生到18岁共有5个心理发展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独特的发展任务。

这5个阶段分别是0-1.5岁(安全感)、1.5-3岁(自主性和意志力)、3-6岁(主动进取、想像力和创造力)、6-11岁(学习能力、勤奋、自信)、和12-18岁(自我整合,成为自己)。

每一个阶段心理的良好发展,都会为下一个阶段的发展打下基础。如果前面的阶段心理发育的任任完成的不好,就会在后面的阶段出现问题。

青春期是心理发展的第五个阶段,心理学家又把这个时期叫做红灯期、危险期,人生的第一个“更年期”。这一阶段的青少年由于生理的快速发展,内心有很多冲突,躁动不安。

再加上妈妈们不懂孩子的心理发展规律,在前面的四个发展阶段无意识中对孩子的心理造成创伤,孩子就会出现一些问题。

比如专注力不够、学习磨蹭、没有学习动力、和同学关系处理不好、沉迷游戏等等。我们接触的很多案例证明,孩子的智商没有太大的差别,孩子的问题是学不进去、学不好、不想学,这其实是一个学习能力没有达成的问题。

人类的学习能力是一种以情绪成熟为基础的能力,妈妈们如果只盯着孩子的学习,在学科辅导上下功夫,更加频繁和强势的要求孩子,往往会起到相反的作用。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jiajiao/1327.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