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家庭知识-当前文章
春蕾计划资助男生,错在哪里?
2019-12-20 16:13:31 文来自/河北省遵化市
近日,“春蕾计划”被爆出诈捐,这个以保障贫困女生受教育权利闻名的慈善项目,帮扶对象中却出现了男生受助者(其中还有年逾18岁男生)。
这引发了捐赠者和公众的质疑和不满,12月17日晚7时许,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官方微博针对质疑发布声明。
声明称,“春蕾一帮一助学”项目本批次资助的1267名高中生中,有453名为男生。
原因如下:该项目在该网络公益平台筹款之初,资金全部资助贫困女生。但在今年项目执行过程中,有部分极度贫困地区学校老师向我会工作人员反馈,当地贫困家庭男生也亟需帮助,希望该项目施以援手。
并称,综合考虑我会为儿童谋福祉的宗旨,以及助力2020年决胜脱贫攻坚、全面实现小康的目标,该项目在保证大多数受助者为女生的前提下,开始资助部分男生。
声明发布后并没有平息争议,反而因限制评论、删除话题而再次陷入风口浪尖。
捐给男童,为什么就错了?
有网友提到,男性网友看待此事要更加宽容:都是捐给孩子,为什么要这么较真和愤怒?
“春蕾计划”作为一个家喻户晓的公益项目,30年来已经累积了无数的捐赠人,这些无名的捐赠人此刻纷纷活跃在网络上诉说着自己的失望。
1.违背捐赠者的捐赠意愿。
捐赠人不是义务在做捐助,因此心理补偿非常重要。正是这种“可能会帮助到自己想帮助的群体”的自豪感,激励着不少普通捐赠者去做利他行为。
在公益事业逐渐进入日常生活的今天,各类细分的公益项目和公益板块不断出现,捐赠者的意愿也越来越明晰。
与此同时,各个公益项目精准定位自己所服务的受助群体,并且坚持专项专用,这是捐赠者的心理预期。正是相信基金会和公益组织具备更高效率的善款处理能力,捐赠者才相信自己的捐赠意愿能够被满足。
选择春蕾计划的捐赠人,并不是选择儿童助学的捐赠人(有更多关注儿童和教育的项目可以去捐助),既然将捐赠意愿定位在“女童”身上,自然不愿意自己付出的善心倾斜给其他的群体。
2.为捐助资源分配感到不甘。
与一般的捐赠者与被捐赠者的弱连接不同,为女童捐赠的捐赠者是对女童有着强烈关怀的人。许多女性捐赠者在这些女孩身上看到的是自己的过去和未来,“姐姐来了”这句话,是单独说给女孩听的。
选择关注女童群体的人,也有着对女性命运的敏感关注。一个专注于女童教育帮扶的项目,寄托着他们对于男女平等的期望。
着眼于当下社会,女性成年后面临的种种困境,让她们更加懂得童年阶段教育、资源、关爱的重要性。并且愿意将心比心地为某个不知名的女孩,点亮一点点希望。
在这个善举里面,捐赠者投注的不仅是爱心,也有对于女性美好未来的憧憬。这种强烈的关怀,不能以女权一以概之,它是女性群体抱团取暖的一种默契。当这种氛围被打破,捐赠者受到的震动不仅仅来自于钱款的分配,更是来自于捐赠资源的男女分配仍是难如愿。
3.对基金会信息公开表示怀疑
在公益行业走向公开透明化的时代,每一位参与者甚至旁观者都具有质疑与审视的权利。
当普通捐赠人都能从慈善法等法律里找依据的时候,信息公开与透明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现在的捐赠人对善款保持了更长久的关注,对项目的发展和运作也保持了很高的参与度,基金会更应该对项目和捐赠人保持敬畏与责任心。
有不少网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中找到了相关规定:
第三十一条 开展募捐活动,应当尊重和维护募捐对象的合法权益,保障募捐对象的知情权,不得通过虚构事实等方式欺骗、诱导募捐对象实施捐赠。
第五十三条 慈善组织对募集的财产,应当登记造册,严格管理,专款专用。
有了法律做依托,此事就可解读为法律问题。不仅仅是因为项目信息不透明,违背了捐款人意愿,更让基金会乃至公益行业的公信力受到了巨大挑战。
公益的“春蕾”谁来呵护?
中国8000多家基金会,在当下获得公益捐赠和关注已是不易,更不谈当公信力被消耗之后的漫长恢复期。
当一家公募基金会曝出项目运作问题,众多网友、捐赠人也会自发筛查自己捐助的其他项目和公益组织。许许多多语焉不详的项目,都可能在这一波自下而上的审视中露出破绽,或许也会因此而走向更审慎正规的运营之路。
而最终受到影响的却是受助群体,他们失去了本来可能拥有的机会和帮助。
公益行业没有公信力,是难以蓬勃发展的。当没有人相信公益组织可以专业地解决社会问题,没有人相信善款得以善用,还会有谁愿意参与公益和慈善呢?
捐赠之后的善款,理论上也是一种社会资源。当项目运作有了多元的需求和受助对象,基金会也有灵活处理的空间。善款分配给男童不是大错,它也能在另一个方面促进社会问题的解决。
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成立已经30年了,它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家国家级公募基金会,资历深厚。对它的过分苛责,影响的将是整个公益行业。
项目运作的问题(告知受助人的性别、告知受助群体的变更、显示资金用途等),很快就能解决。我们更希望捐赠者被尊重,项目运作更专业透明。也希望更多公益组织以此为戒,重视公众的呼声,改善工作的方式。
什么时候我们能放心地去付出,帮助任何想帮助的人,那或许就是公益的春天。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jiaxiao/6827.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德州一中分数线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相关推荐
-
80%教育机构制定的目标,正在毁掉校区的未来
机构要获得快速发展,沉下心来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很重要,在该做好口碑的时候,就不要先急于扩大校区,根据校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慢下来,把校区最核心的师资水平提升上来,可能招生的效果稍微来…
2020-08-293738 -
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收费,桂林10多名家长被骗
桂林热点资讯【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收费,桂林10多名家长被骗】8月17日,在桂林全州一个家校联系群里,有人用班主任蒋老师一样的微信名和头像在群里发通知,要求家长缴纳资料费194元,10多名家长将红包发到群…
2020-08-294225 -
“伪造清华录取”牵出制假黑产,每个隐秘角落都不能放过
正是这样的荒唐之举,才使得假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地下交易,露出冰山一角。用假高校录取通知书伪造身份,进行诈骗等犯罪。也期望更多地方的警方,都能主动作为,重视每一个违法线索,对每一份假高校录取通知书追根溯源,让违法…
2020-08-293867 -
教室的设计如何影响孩子的学习?14位医学和教育专家这样说……
当然,老师会安排课程和活动,但学生可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并自己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游戏治疗师,从我的角度看待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是温暖的,吸引人的,并且在孩子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这将有助于学习,因为他们在这里…
2020-08-294033 -
北师大副校长陈丽:互联网已成为教育的第三空间
传统的学习是在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的共同支撑下进行的,而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学习教学空间与以前的两空间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并对我们学习教学的组织体系、教学流程,人才培养流程与方式,都将产生变革性的…
2020-08-214042
最新资讯
-
90后帮10后挑网课月入过万,“选课师”成淘宝新职业
暑假接近尾声,90后选课师徐艾葶算了一笔账,2个月下来,她在淘宝上接待了2000多名家长的学习咨询,“今年以来,家长对线上课程的热情度变高很多,线上咨询量翻了3倍。”今年,徐艾葶成立了自己的公司“选课说…
2020-08-294775 -
中国东方教育发布上半年业绩报告 营收同比下降16.7%
鲸媒体讯(文/吱吱)日前,中国东方教发布了截至2020年6月30日止的上半年业绩公告。财报显示,报告期内,中国东方学习营收15.17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6.7%;净利润2.43亿元,同比下降22.4%…
2020-08-294204 -
满座嘉宾阳春曲,雄谈高改建瓴倾!何佳庠校长在新生家长会上畅谈高考改革
家长沉浸于多语种主持中还未缓过神来时,又一个惊喜从天而降——我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和新入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一一亮相,接受家长们的“检阅”。何校长复述老教授的问题,在场的家长们陷入沉思。…
2020-08-294735 -
所有学生、家长注意:新学期要这么开学!
三个方案针对不同的学生群体,明确了开学前、返校途中、开学后等阶段需要做的准备工作。 以高校为例,国家卫健委近日印发的《高等学校秋冬季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技术方案(更新版)》,对开学后的学校管理提出多方面要求…
2020-08-295129 -
女生收到清华通知书说“考砸了” 网友惊呆:学霸的世界我不懂
矫欣宇说她的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但是考砸了,没有上成” 矫欣宇展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向学弟学妹送去了备考祝福 贵州兴义市第八中学的一位女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于是她邀请班主任和…
2020-08-2957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