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家庭知识-当前文章

同学群,你们还剩几个?

2019-11-25 17:10:02    文来自/湖南省株洲市 2420

导读:本文是来自湖南省株洲市的网友投稿,由 博兴二中吧 编辑发布关于同学群,你们还剩几个?的内容介绍

“投一下8号,感谢你的支持!”

“帮我砍一刀/一起来组团!”

“我正在抢火车票,快来帮帮我……”

前几天,点开初中同学群里那个“有人@我”的对话框,看到的是“@全体成员”,群主让大家帮他盖楼。

今天又点开群里的@,不出意外,各种投票、广告、助力信息,铺天盖地。

虽然知道群里的@一万次有九千九百九十九次都会是@全体成员,我还是会点开看看。

很多人觉得这种习惯很奇怪,毕竟,现在每个人的微信里都有无数个群。

除了工作群和家族群还能获得我们每天的关注外,同学群这种玩意,早就被屏蔽了消息。

大概因为无论大学群,中学群,还是小学群,除了垃圾信息,也就只剩下了沉默,懒得点。

可这些群刚成立的时候,我们不是这样的。

01 刚开始总是热烈的

无论是失散多年的久别重逢,还是毕业时的依依不舍,同学群刚建成的时候,每个人都兴奋得上头。

“苟富贵,勿相忘”之后,就开始怀旧。

谁上课玩手机被老师抓包,谁期末考试通宵游戏睡过头,谁和谁恋爱一场……

苦闷、开心、焦虑……种种情绪现在都成了回忆的资粮,半天就能刷出上千条未读消息。

但记忆是有限的,消耗得差不多以后,热度就迅速消退,陷入长久的沉寂。

这个时候,如果有人提出有空聚聚,还有可能引起“什么时候”“去哪”的讨论。

如果没有,这个群的寿命似乎也到此为止了。

一开始,我还会有“怎么这样”的疑惑,几年的相处,为什么变得无话可说?

后来就渐渐明白,大家各自有生活,谁会那么有空时时看着手机,等着回复信息呢?

于是自己也成了沉默的大多数。

仔细品一品,同学群的初衷是好的,可以叙叙旧。

但真想着靠同学群重续往日情分,显然又天真了。

一群位于天南海北,有各色工作的人,除了过往时光,还能聊其他什么呢?

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层次的人。

02 层次让我们无话可说

无论是否承认,几年未见,彼此之间已经多了一道道看不见摸不着的沟壑。

层次感是真实存在的。

不同层次的人说话,听不懂,也不想懂。

知乎上有个十多万人关注的问题,“为什么毕业三四年之后,同学之间的差距会越拉越大?”

有的人觉得,明明在学校的时候,大家水平差不多,甚至我还好一点呢,现在怎么混的还不如他?

其实这是错觉。

读书的时候我们彼此就有不小的差距,只不过学校掩盖了这个差距。

学霸考试考了98分,学神考了100分,学霸觉得,我们差不多,是一个水平线上的。

但对学神来说,你考98分是实力只有这么多,我考100分是试卷分数只有这么多。

于是随着“分数”的上限越来越高,学霸与学神的差距越来越大。

到最后,学霸也就成了学神眼中的学渣,你能想象一个数学博士和一个新媒体编辑聊哥德巴赫猜想吗?

显然不能,面对学霸的兴奋,我只会说,稿子快交了,得检查一下,回聊。

学生这种制式模板,让我们看起来都很接近,但摘掉模板后,人与人之间的差距就会越来越大。

除了智力方面,其他方面也一样。

有些同学擅长交际,但他可能只是看上去比较活跃;

有些同学很有商业头脑,但可能只是偶尔倒卖点小东西;

有些同学家境非凡,但他可能经常和大家一起吃路边摊……

他们的长处也许并非学习,在离开学校后,终于有机会展露自己的才华。

于是就有人连续几年公务员没考上,在朝九晚五中咬牙再战;

有的当了个小老板,自给自足的生活有滋有味;

有的冒险创业,拿到投资后一发不可收拾;

有的热衷于流浪,每到一个地方就靠着自己的才艺谋生……

鲁迅再遇闰土时,哀叹“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仔细想想,同学群里的每个人,何尝不是彼此的鲁迅和闰土。

03 别退群,我们一直都在

多年过去,不同的环境,不同的经历,我们早已不是一类人。

小城市的悠然自得,无法和大城市的喜怒哀乐产生共鸣。

朝九晚五的轻松,无法理解996的头秃。

他们不会明白,为什么这些人嘴上说着害怕猝死,却怎么也不愿回家过养老日子。

他们也不会明白,日复一日的家长里短,到底有什么意义。

前者看到科技、融资、区块链,会默默叹一口气,退出对话框;

后者看到“今天孩子三点放学,明天表弟孩子满月”时,也摇头退出。

归根到底,圈子不同,不必强融。

一个曾经的团结集体,就这样四分五裂,时刻沉寂在列表下方的同学群,似乎不再有存在的意义。

感伤吗?不必。

我曾经看到过一句话,

人生就像是奔走在路上的一趟列车,总有人上车也总有人下车,陪你到终点的不一定是最开始的那个人,也不一定有人。

看淡世事的香味弥散四方,一度让我把它当作人生聚散的名言,在鸡汤中品味郭敬明式忧郁。

越发觉得,有缘的自会留下,无缘的强求不来。

无数次想要退掉各种同学群,奈何退群信息管理员可见,碍于情面只得一直潜伏。

直到前段时间,大学群的群主突然发出了一个筹款,原来是曾经的一个同学得了尿毒症,呼吁大家出力帮忙。

万没想到,原本死一样的群,在此刻突然掀起了惊涛骇浪。

短短一个小时里,捐款页面的数字不断跳跃,有人脉的同学开始联系医院、医生,在附近城市的同学则组织探望。

鼓励和祝福在群里刷着屏,生病的同学估计没想到这个阵仗,无数次感谢。

还有一个同学,突然在群里问,“你们谁能联系到XXX么?”

有相熟的即刻联系,却发现怎么也联系不上,在群里反映后,才知道那哥们疑似被骗到云南曲靖去传销了。

最后在云南当地同学的全力协助下,终于找到了他。

虽然不免蹲一阵子,好歹人没事。

尽管热闹起来后没多久又很快重新沉寂了下去,却让我知道,有一群人一直都在。

看似一潭死水,但其实大家都以各自的方式,守护着曾经数年同窗的时光。

灯塔为游船照亮前方,同学群为生硬的生活保留一丝温柔。

平时不起眼,关键时刻却能带来意想不到的温暖。

情谊一直都在,同学也没有散场。

尽管时间让各自不再是少年,空间让我们很难再见面,但那段最美好时光里的相遇,谁都没有遗忘。

所以就算知道是@全体成员,我也会点开看看。

我不想错过每一个能给出温暖的“万一”。

在看:同学一直都在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jiajiao/6472.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博兴二中吧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