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家庭知识-当前文章
一曲塔里木河畔的“现代农业”恋歌
2019-09-14 10:12:19 文来自/河北省霸州市
■壮丽70年 奋斗新时代·校城故事
一代代塔里木大学人创造的“用胡杨精神育人,为兴疆固边服务”办学特色,为新疆,特别是南疆培养了近7万名“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干得好”的高素质人才。如今,已走过一个甲子,扎根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塔里木大学,与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阿拉尔市一起携手,正谱写一曲新时代与现代农业共生共长的迷人恋歌。
阿拉尔——先有大学后有城市
8月13日,记者乘坐的汽车从新疆阿克苏市出发,向塔克拉玛干沙漠深处驶去。一路上,绿油油的棉田映入记者眼帘,像没有边际的绿色地毯,给塔里木盆地炙热的夏日染上了一层勃勃生机。
时间回到1957年,有着“生在井冈山、长在南泥湾、转战数万里、屯垦在天山”光辉历程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师奉命进驻万古荒原阿拉尔,开启屯垦戍边的光荣历史使命。第二年,为适应新疆,特别是南疆农垦事业飞跃发展对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的需要,塔里木大学的前身塔里木河农业大学在阿拉尔的一块荒漠上宣告成立,与第一师相伴相生。
地处塔里木盆地北部的阿拉尔,蒙古语意为“汇聚、交汇”。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三河在此交汇成为塔里木河。第一师屯垦戍边阿拉尔之前,阿拉尔仅仅是一个地名。
纵观高等教育发展史,一般是先有城市的繁荣和发展壮大,之后才渐渐孕育出大学这个“象牙塔”,而塔里木大学和阿拉尔市则与众不同——在这里,是先有大学而后才慢慢有了城市。
2004年9月,阿拉尔市正式成立时,别的贡献不说,塔里木大学仅在人口数量上,就为该市“贡献”了三分之一。而此时,矗立在这片土地上的塔里木大学已经走过46年艰苦卓绝的发展历程,已为南疆培养出了数以万计的高素质人才。
塔里木大学校史记录了很多毕业生服务第一师农业发展的故事。1962年农作物专业毕业的马国珍,在当时的农一师良种繁育场工作,一头扎在农田,视水稻研究如生命的她,最终育成并推广水稻高产新品种,无数农户获得增收。
那个时候,这里的农业生产条件落后,先进技术也没有,产量不高,急缺农业人才。怎么办?塔里木大学成了第一师阿拉尔市推动农业发展的“救星”。需要专家,就去学校请;需要培训技术员,打个招呼就能实现。遇到生产上的病虫害难题,找塔里木大学的专家开“药方”。一句话,塔里木大学成了第一师农业现代化推进中的人才和技术依靠,他们用一双双质朴而有力的大手,推动着第一师阿拉尔市现代农业的改革发展。
眼下正值棉花田间管理关键时期,8月14日一大早,塔里木大学教授高山冒着酷暑来到150公里外的棉田里,作为棉花高效栽培方面的专家,他把掌握的管理新技术传授给这里的农民。如今,科研成果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模式,实现了科技服务由过去的“漫灌”到“滴灌”。
鞋上沾满泥土,心中装着百姓。延续60多年的科技服务基因在年轻的高山这一代科技特派员身上得到传承。“老百姓的夸奖是我们获得的最高奖励!”脸色黝黑的高山,一边擦汗,一边愉快地对记者说。
三次搬迁“流产”,定下终身情缘
说到选择,塔里木大学发展历史上,经历了3次难得的离开沙漠搬迁进城的“机遇”。
“那个时候,交通极为不便,教师们要去一趟城里,需要花一天时间在路上。”塔里木大学植物科学学院副院长周正立说,“出了校门就是棉田,想买日用品都很困难。”
离开荒凉的沙漠,到城市生活是一些教职工的期盼;让学校拥有一个更好的发展空间,让自己有个更大的发展平台,也是一些教师的愿望。
第一次机遇来自一座城市伸出的“橄榄枝”。因为想发展,这座城市需要一所大学,而塔里木大学又在条件艰苦的沙漠里办学。如果搬迁,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对二者都是两全其美的大好事。为此,该市划出了500亩地提供给塔里木大学搬迁之用。
消息传到学校,当时还是年轻教师的周正立觉得到城市去,生活会方便很多,发展空间也会大很多。
第二次机会来自高校合并潮。那个时候,塔里木大学只有2000多名学生,教师人数也不多,又在艰苦的沙漠边办学,发展瓶颈很明显。合并到别的高校,不失为未来学校发展的一条新路。
第三次搬迁机会同样来自另一个城市伸出的条件优厚的“橄榄枝”。
然而,面对3次机会,每次都在经过一番争论后,塔里木大学最终都作出了相同的决定:不搬!
一边是搬迁计划的论证和争吵,一边是对初心的寻找和对使命的思考。一来二去,塔里木大学人慢慢明白过来——我们为何在这里?我们将往何处去?我们的初心是什么?
不停地追问,犹如一道亮光穿透厚厚的乌云,洒在大地上,塔里木大学人眼前一亮,为何走?为何留?是不忘的初心让塔里木大学留在了阿拉尔。
“以城市为坐标看,塔大远离城市,但如果打开地图,放眼南疆就会发现,塔大所处的阿拉尔其实是南疆的中心。”塔里木大学党委书记赵光辉说,“地理位置上来说,在这里办学能够辐射整个南疆,为服务第一师阿拉尔市,以及南疆发展具有独特优势。”
经过3次搬迁计划的“折腾”,塔里木大学更加坚定了扎根阿拉尔办学的决心和信心。
“我们的姓就叫‘塔里木’,所以根就要扎在塔里木盆地,扎根在塔里木河畔。”赵光辉对记者说,进入新时代,塔里木大学被赋予向南发展的新使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需要塔大扎根南疆大地办好大学。
“不敢想象没有塔里木大学的人才和技术以及服务支撑的现代农业会怎么样。”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农村局副局长李嫣然告诉记者,“对我们来说,塔大发挥的重要作用是不可替代的。”
科技服务送进村,60多年不断线
“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再过半个多月,核桃就可以收获了,感谢张老师这么多年为我提供技术服务。”近日,刘培松站在自己的核桃园里,向塔里木大学教授张锐表达着感谢。
刘培松是第一师三团十一连的核桃种植户,种植了50亩核桃。“每到关键时节,张老师就会来到我的核桃园,指导我施肥、浇水、防病虫害。”刘培松充满感激地说,“她对我帮助特别大,按照张老师教给我的核桃高产种植方法管理核桃园,保证了我的核桃增产增收。”
“这个核桃园最多时一年收入100万元。”说到鼓起的钱袋子,刘培松的眼睛笑成了一条缝。而过去,他在这里种植蔬菜时,不仅收入不稳定,有时还会赔钱。
2010年,张锐开始为刘培松的核桃园提供技术服务。她把核桃的现代化高产种植技术运用到了刘培松的核桃园,增产得到了保障。“张老师替我‘操碎了心’,有时候比我还要着急。”刘培松说。
“现代农业是全产业链的,我们已经不满足于仅仅为老百姓提供技术服务了。”张锐告诉记者,“过几天,一个提升农业科技水平的现场会将在刘培松的核桃园召开,到时候会来一批产业链下游的企业参加,为核桃销售和加工搭建一个更大平台。”
这几年,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为满足老百姓全产业链服务的需求,塔里木大学转变科技服务思路,创新组建了一批多学科交叉融合的科技服务团队,为老百姓提供现代农业全产业链服务,赢得了广泛赞誉。
“假期是我们老师最辛苦的时候,他们要么在田间地头,要么就在去往田间地头的路上。”赵光辉心疼地说,“开展科技服务,培训基层技术人员,这些都成了塔大老师的分内之事。这是塔大的传统,是流淌在血液里的东西,60多年不断线。”
张锐7年跑了25万公里路程,她对第一师阿拉尔市乃至南疆很多地方的乡间小路都十分熟悉。一张科技服务地图,深深印在她的心里,而她自己就是导航的人。
“这些年,我们的现代农业突飞猛进地发展,离不开塔里木大学在人才和技术方面的支持。第一师阿拉尔市农业现代化水平已领先全国。”李嫣然说,“仅从棉花栽培来说,目前第一师223万多亩棉花实现了95%的机械化生产。平整土地用上了激光洗平技术,百米误差仅3厘米;播种实现了精量播种,一穴一粒;节水灌溉实现了水肥精准可控;病虫害防治用上了遥感无人机技术,实现了绿色防控;棉花采摘实现了机采,告别了人工采棉大军时代。这些领域,塔里木大学都发挥了巨大作用。如今,我们正携手走在发展智慧农业的大道上。”
□记者手记
南疆老百姓眼里的名牌大学
深入塔里木大学采访,让记者亲身体会到塔里木大学在第一师阿拉尔市,以及南疆老百姓心中的位置——不可替代。
“没有塔大不行!”“我们这里的技术骨干基本都是塔大毕业的!”“我们农科所一半人来自塔大!”……采访中,这些回答让记者深深感到震撼。一所办在沙漠里的大学,一所以农起家,以农为主,且并不那么出名的大学,在南疆老百姓的心里竟然是如此重要,地位如此之高。
服务的根扎得越深,科技的叶才会越茂。从成立之初就把开展科技服务作为分内之事,一脉传承到如今,塔大人付出和牺牲了很多,但再苦再累,大家都没有怨言,胡杨精神让塔大人自觉地挑起科技服务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的重担。
采访中,记者印象最深的是塔大的教授和科技工作者,培训课总是开在田间地头,走进农民心里。在很多人眼里,塔大只是一所普通的大学,但在塔大人自己眼里,普通中蕴含着伟大。在老百姓眼里,塔大是一所名牌大学,是了不起的大学。扎根南疆大地办大学,塔大的坚守是对这片土地的承诺。进入新时代,塔大的根会在南疆大地上,越扎越深。
《中国教育报》2019年09月14日第1版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jiajiao/5884.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衡阳县中考成绩查询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相关推荐
-
80%教育机构制定的目标,正在毁掉校区的未来
机构要获得快速发展,沉下心来制定出合理的目标很重要,在该做好口碑的时候,就不要先急于扩大校区,根据校区发展的不同阶段,应当有不同的目标。 慢下来,把校区最核心的师资水平提升上来,可能招生的效果稍微来…
2020-08-293621 -
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收费,桂林10多名家长被骗
桂林热点资讯【骗子冒充班主任混进家长群收费,桂林10多名家长被骗】8月17日,在桂林全州一个家校联系群里,有人用班主任蒋老师一样的微信名和头像在群里发通知,要求家长缴纳资料费194元,10多名家长将红包发到群…
2020-08-294086 -
“伪造清华录取”牵出制假黑产,每个隐秘角落都不能放过
正是这样的荒唐之举,才使得假高校录取通知书的地下交易,露出冰山一角。用假高校录取通知书伪造身份,进行诈骗等犯罪。也期望更多地方的警方,都能主动作为,重视每一个违法线索,对每一份假高校录取通知书追根溯源,让违法…
2020-08-293743 -
教室的设计如何影响孩子的学习?14位医学和教育专家这样说……
当然,老师会安排课程和活动,但学生可以通过游戏进行学习并自己解决问题。 “作为一名游戏治疗师,从我的角度看待空间,如果这个空间是温暖的,吸引人的,并且在孩子之间建立联系,那么这将有助于学习,因为他们在这里…
2020-08-293910 -
北师大副校长陈丽:互联网已成为教育的第三空间
传统的学习是在物理空间和社会关系空间的共同支撑下进行的,而互联网这个全新的学习教学空间与以前的两空间相比有着完全不同的特性,并对我们学习教学的组织体系、教学流程,人才培养流程与方式,都将产生变革性的…
2020-08-213913
最新资讯
-
教育部公布名单!四川3地入选
【学习部公布名单!四川3地入选】日前,学习部公布了“基于教学改革、融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与学模式”实验区名单(简称“国家级信息化教学实验区”)。四川省成都市、德阳市旌阳区、宜宾市南溪区入选。(学习部官网) …
2020-08-294815 -
中关村互联网教育联盟正式成立 学而思网校助力行业规范发展
为保证全国中小学生停课不停学,好未来第一时间对外开放各类学习资源和技术资源,向全国中小学、学习机构免费提供直播教学系统,并提供技术、平台、内容等服务。 今后,好未来将继续秉承“爱和科技让学习更美好”…
2020-08-294166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年广东省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从录取结果上看,2020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省文科录取投档分为479分 ,高出广东省本科线49分 ,最低排位59211名;最高分520分,高出省控线90分,最高排位28923名。从投档情况看,中山大学新华学…
2020-08-294032 -
2020年高考投档线公布,河南700分无缘清华北大,北京分数线出人意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省份各高校公布的投档线分数,来判断自己可能被哪所大学所录取。2019年北京大学在河南省的投档分数为684分,清华大学为685分,离700分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各高校在北京的投档线和很多省份保…
2020-08-293884 -
祝贺!安徽脑瘫少年姚俊鹏被中国药科大学录取!
现在摆在面前的问题是,他和姚俊鹏妈妈还没到退休的年龄,谁和姚俊鹏一同前往南京照顾,方便他顺利完成大学学业成为他们接下来考虑的问题。 623分,每一分都凝结了姚俊鹏太多的汗水,虽然身体有障碍,但在父母、…
2020-08-294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