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学前知识-当前文章
近八成大学生“打卡”自我监督
2019-09-02 07:51:48 文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柳州市
“你已坚持学习英语X天”“恭喜你完成今日运动量”……近年,一些大学生时常在个人社交媒体平台分享“打卡”记录。
为调查大学生为何热衷“打卡”,近日,中青校媒面向全国近百所高校的大学生发放问卷,调查结果显示,78.98%的受访大学生表示参与过自我监督类的“打卡”,其中50.15%的受访者坦言自己“打卡”坚持时间处于半个月以内,34.84%受访者能坚持到半个月到3个月,能够坚持到3个月以上的受访大学生占15.02%。在坚持“打卡”超过半个月的被调查对象中,88.55%认为坚持“打卡”会产生比较好的学习或锻炼效果。
有人坚持,有人放弃
来自辽宁一所高校的朱思宇是英语专业的大二学生,单词储备量对于英语专业学生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朱思宇和室友约定,每天把背单词“打卡”的链接分享给彼此,如果哪天没完成,就要给对方发个小额红包。朱思宇和室友的聊天界面,只有互相分享的“打卡”链接。
即将升入大三的朱思宇课业压力很大,课余时间还要参加社团活动,只有晚上回寝室后的时间留给厚厚的单词薄。寝室熄灯后,朱思宇往往空有一腔背单词的热情,却敌不过和枕头“亲密接触”的强烈念头,一不小心意志力就会“滑坡”。
朱思宇偶然发现一个背单词的线上班级,加入后可以和全国各地的人一起背单词、一起“打卡”分享,相互勉励。想“与自律者同行”的他加入了这个线上班级,每天在群组里看到别人背单词的数量和完成时间,也能看到自己的班级排名,竞争带来的紧张感时刻鞭策着他。
朱思宇所在的线上班级里,排名靠前的同学已经连续“打卡”1530天,有一些同学会早起或者熬夜背单词,一天背300到400个单词是他们的常态。“打卡”群同学“打鸡血”的状态激发了朱思宇的强迫症,“一天不‘打卡’,看着空了一天就浑身难受。”
为了不让自己因为厌烦而半途放弃,他会根据实际情况调整自己的计划,“比如平时每天计划背80个单词,特别忙的时候我就会把当日目标设置成30个。”现在,朱思宇和室友已经坚持了438天。他说:“‘打卡’就像爬山,起初爬的时候特别累,半路上什么风景也没有。后来你看到了云朵,有了点成就感,但是仔细想想,看到云朵说明还在山腰,你还得往上爬。学英语就是这样,就算你爬不到‘顶峰’,也得爬。”
但是“打卡”这条路,不是人人都可以像朱思宇这样坚持到底。调查显示,有过自我监督“打卡”经历的被访者中,有46.85%的受访大学生因为“太忙没有空闲时间”而导致“打卡”间断,33.63%觉得“打卡”软件起不到预想的效果而主动放弃,32.13%因为惰性太强而没有坚持下去。
安徽一所高校的李昊在同学的带动下加入了“‘打卡’大军”。刚开始,她下定决心要背完四级单词,可是繁重的学习和学生工作压力慢慢地把“打卡”的时间冲掉。有时候忙完一天的学习和工作,回到寝室已经是晚上11点,有的室友已经早早休息。李昊匆匆忙忙洗漱完毕,再为下一天的学习做些准备,时间就到了第二天凌晨。
手机屏幕发出的亮光无法阻止困意一次次袭来,很多时候,李昊的眼皮一次又一次“打架”,恍然间猛地睁开眼时,才发现已经是第二天早上,头天晚上只背了五六个单词,就直接睡着了。
李昊心情复杂,说不清是懊恼还是自责。但这样的情况出现得次数多了,当初每天“打卡”的坚定斗志也就自然而然地化作泡影。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大连工业大学教授谷力群认为,人能否持续坚持“打卡”除了行为约束也与性格有关,有的同学追求完美或者偏强迫症,或者性格中就有按部就班、遵守规则的特性,做了就必须坚持到底。
对于能否坚持自我监督“打卡”,谷力群补充说,坚持是对自我价值的肯定,同时是一个人个性本身的特点使然。反之,性格中惰性较强或者灵活性较高的人,是不太愿意约束自己的。
大学生到底图什么
今年寒假,刚刚“飘过”英语四级的朱安在自己的计划清单上加了一行“每天学英语1个小时”,以应对此后的大学英语六级考试。按照计划清单上的日程,“打卡”第一天,她7点起床,拿出手机准备开始学习。
第一天的任务在不到1个小时的时间内完成后,朱安没有在朋友圈里分享自己“打卡”的信息,而是悄悄把链接转发到了自己的“小号”。
“‘打卡’只是为了记录学习,并不是给别人看的。”她很反感每天在朋友圈“打卡”,总觉得时间长了容易流于形式,或者变成朋友圈里的“表演”。
寒假期间,朱安每天要投入三分之一的时间完成不同的“打卡”任务。她学会了日语五十音图、完成了一套口语课程、让自己的体重减轻了10斤。
“打卡”,对于朱安来说像是身边的朋友,陪伴自己完成每天的任务,可对于沈阳一所高校体育教育专业的孙宇泽来说,“打卡”更像是一个自我提升课堂。他的漫漫“打卡路”就是从他决定成为一名体育特招生开始的。
孙宇泽在微博上看到体育博主每天使用健身“打卡”App训练,就试了试。因为有良好的体育基础,起初他“打卡”时来一点儿也不费劲,在新奇和满足的驱使下,他暗暗下决心一定要完成这个任务。
高三寒假期间的集训,让他逐渐不太看重运动类App提供的训练项目。北方的冬天,户外气温摄氏零下十几度,体育队的队员捱着刺骨的低温在操场一圈圈地跑、一遍遍地练习着高抬腿。好不容易捱到晚上7点多训练结束,又要马不停蹄地赶回学校上晚自习。晚上回到家,他只想倒头就睡,根本没有心情“打卡”。
如今,孙宇泽在课堂上学到更多更为专业、系统的体育锻炼方法,健身“打卡”App在他眼里就没那么实用了,他索性放弃了“打卡”。
虽然自己不再“打卡”,但孙宇泽依旧认为“打卡”是最有效、最方便快捷的自学方式,他相信只要自己意志足够坚定,就能做到“心中有卡”。
中青校媒调查结果显示,74.7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促使自己“打卡”的动力是想通过坚持提升自己的某方面能力,57.23%想证明自己有坚持下去的能力,22.29%希望其他人能看到自己的坚持。他们选择“打卡”,图的不是“打卡”这个动作,而是“打卡”背后学到的知识和技能。
“‘打卡’时间长了,就是生活的一部分。生活节奏变了,‘打卡’也要随着变化。”朱安对于“打卡”如此推崇,源于高三时“学霸”同桌的推荐。高三以前,她还没觉得学习是头等大事,可是高三一开学,每天十几张试卷、大段大段的知识点,让她慌了阵脚。
“高三开学的数学考试我只考了74分,当时感觉五雷轰顶。”她的同桌是一个每天都会给自己定制任务的“打卡女孩”,桌子左上角总会摆着精致的“打卡清单”。“这个很有用,每天看着自己一点点变好,是很幸福的事情。”同桌的一句话让刚刚蒙受打击的朱安动了心。
从此之后,朱安每天都会和同桌利用课间10分钟的时间一起制作“打卡”清单,督促自己完成学习任务。回到家里,她还会给自己额外布置一组数学专项练习,也是“雷打不动”。她从高三那年的11月一直坚持到次年高考,最终高考数学成绩从刚进高三的74分涨到了118分。
朱安觉得,“打卡”就是登山,进一寸就有进一寸的欢喜,不必去追求“打卡”的天数,只求每天都是更好的自己。
树立正确“打卡观”
翁瑾是福建一所高校汉语国际教育专业的学生,由于专业的需要,这个暑假,她找了一款英语口语练习App,开始每天“打卡”学习。她之所以选择“打卡”,是因为需要一种外来的力量来督促自己。但是翁瑾心里很清楚,自己追逐的目标并不是积分或者物质的奖励,她更加在乎自己的口语是否得到提高,“打卡”只是一种约束自己的形式。
即使是心情不好的时候,翁瑾一想到有“打卡”在,就还是会硬着头皮学下去。翁瑾有一次在实习单位工作不顺利,下班回家后,她简单吃了几口晚饭就躲进房间,满脑子想的都是白天的经历。晚上10点,口语“打卡”的提示音才把她从不快的情绪中抽离出来。她看着手机屏幕里的“打卡”提示,鼓励自己“既然有这样的“打卡”任务在,进度还是0%,无论如何还是要完成”。由于不在状态,当天的学习效果让她很不满意。在完成“打卡”任务之后,她又掏出手机,比往常多花了15分钟,跟着软件多读了两遍。
翁瑾觉得“打卡”关键还是看个人想要什么。抱着什么样的目的进行“打卡”,最终就会有什么样的效果。翁瑾认为自己“打卡”的效果还不错,有自己既定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在她的口中“打卡”是一件对自己有益的事。
可在沈阳上学的张宇对于“打卡”并不看好,这个暑假他正准备国际注册会计师考试,他也选择了“打卡”学习,每天十点多在朋友圈更新一条学习的照片。
起初,坐在书桌前学习将近一个小时对他来说是件难事。“全都是数字和各种图表,很枯燥。”学着学着,他手里的笔就会转起来。刚开始的几天,他每天都会发朋友圈,也有很多朋友在“圈里”和他互动,让他觉得倍受鼓励,学习的劲头也足。可是没过多久,朋友圈的互动点赞越来越少,没有了反馈,学习又变回了一个人的“苦熬”,枯燥感又回来了。张宇坦言,选择“打卡”某种程度上是为了获得学习机构提供的物质奖励,他的学习进度和效率并没有因为“打卡”而有什么改变。
“感觉发朋友圈就是在给教育机构做宣传,对于自己没什么帮助。”张宇说,“有时候还会觉得厌烦,感觉莫名其妙多了一件事要做。”
中青校媒的调查结果显示,86.13%的受访者认为坚持“打卡”是有效的,这与他们的“打卡”初衷有密切的联系。
谷力群认为,“打卡”对于大学生来说是很好的成长助力,但是不能强求每个人都要以这样的方式完成某项学习。每个人规划人生都有不同的偏好和路径,不要把“打卡”套用在每个人的身上。如果用不好或者不想用,也不要内疚、自责。
“坚持‘打卡’只是一种外在形式,不能是宣传,更不能是作秀。‘打卡’能否坚持的关键,还是在于自己想通过‘打卡’获得什么,真正能够支撑自己一步步坚持下来的,还是学到手里的知识和技能。”谷力群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朱安、李昊、张宇为化名)
福建师范大学 王军利 辽宁科技大学 蒋天熠 中国青年报·中国青年网见习记者 毕若旭 来源:中国青年报
2019年09月02日 07 版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baoma/5350.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汲取近义词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相关推荐
-
国外爆两起营地新冠肺炎感染事件,国内多所国际学校暑期活动“停摆”
在疫情影响之下,部分学校选择开展以校内为主的研学课程,但营地机构在户外拓展活动的开发上具备优势,吸引了不少学生参加营地。 游美营地学习的相关负责人告诉新学说,为了保障学生营地安全,游美从营地数量、营期、营…
2020-08-294292 -
我县召开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体制改革工作安排会
面对发展、改革需要,学习系统从上到下都要把思想统一起来,从讲政治、讲大局的角度出发,充分认识到改革的重要意义,坚定改革的决心和信心,坚定不移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县决策部署,把好方向、准确理解、形成共识,使广大教…
2020-08-294812 -
2020新东方“烛光行动”启动 大咖直播课助力乡村教师成长
8月19日下午,新东方学习科技集团董事长俞敏洪面向乡村教师和公众直播开讲,就“人生选择和成长发展”分享了自己的经验和思考,激励乡村教师在平凡的岗位上树立远大志向,惜时奋进,达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重实现。 …
2020-08-295108 -
喜讯!开泰路小学、贵义路小学等南宁5所学校又迎来新进度
龙光玖誉城共分为两期开发,江南区星光初级中学为二期学习配套,此外,一期规划的学习配套有南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第九幼儿园、配建一所36班小学(金凯路小学),据悉,目前金凯路小学已经封顶,预计今年9月份投入使用…
2020-08-294726 -
四校合并!一所新省属公办大学来了!
公示中提出,按照学习部《关于加快推进独立学院转设工作的实施方案》要求,现将山西大学商务学院整合山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山西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山西省商务学校办学资源转设为省属公办理工类本科职业学校。 而山西交…
2020-08-214609
最新资讯
-
2020年高考投档线公布,河南700分无缘清华北大,北京分数线出人意料
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在省份各高校公布的投档线分数,来判断自己可能被哪所大学所录取。2019年北京大学在河南省的投档分数为684分,清华大学为685分,离700分还是有不小的差距。各高校在北京的投档线和很多省份保…
2020-08-293894 -
学校食堂不得制售冷食生食!北京校园食品安全大检查即将启动
各区市场监管部门则要对辖区内所有开学学校的食堂、学生餐配送企业进行全覆盖检查,重点检查内容包括学生餐配送企业从业人员核酸检测情况、健康管控情况、智能体温计使用情况,原材料采购和进货查验情况等。市教委要求要加强…
2020-08-293303 -
满座嘉宾阳春曲,雄谈高改建瓴倾!何佳庠校长在新生家长会上畅谈高考改革
家长沉浸于多语种主持中还未缓过神来时,又一个惊喜从天而降——我校特级教师、高级教师、优秀教师和新入职硕士研究生学历教师,一一亮相,接受家长们的“检阅”。何校长复述老教授的问题,在场的家长们陷入沉思。…
2020-08-294621 -
女生收到清华通知书说“考砸了” 网友惊呆:学霸的世界我不懂
矫欣宇说她的目标是考上北京大学,“但是考砸了,没有上成” 矫欣宇展示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也向学弟学妹送去了备考祝福 贵州兴义市第八中学的一位女生,收到了清华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于是她邀请班主任和…
2020-08-295591 -
中山大学新华学院2020年广东省普通本科招生工作顺利完成
从录取结果上看,2020年中山大学新华学院广东省文科录取投档分为479分 ,高出广东省本科线49分 ,最低排位59211名;最高分520分,高出省控线90分,最高排位28923名。从投档情况看,中山大学新华学…
2020-08-2940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