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板报学习网-高中知识-当前文章

何不食肉糜:是什么让奇迹出现在了寒门,寒门怎样出状元

2019-07-16 10:51:30    文来自/何音 1419

导读:上清华北大,是中国每一个家庭的梦想,可每年能实现这一梦想的全国寥寥无几。就是在这寥寥无几中,一个普通的家庭却有四个人考上清华北,还有一人在进行时。很多人怀疑,很多人不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家庭走出这么多清华北大的学子?

上清华北大,是中国每一个家庭的梦想,可每年能实现这一梦想的全国寥寥无几。就是在这寥寥无几中,一个普通的家庭却有四个人考上清华北,还有一人在进行时。很多人怀疑,很多人不解,到底是什么力量,让这个家庭走出这么多清华北大的学子?

一、寒门学子荣誉榜:5个孩子4个考入清华北大

本文所提寒门指的就是陕西省延安市安塞区白坪街道办五里湾村村民吴治保一家,他和妻子胡治爱育有5个孩子(三子两女)。

2015年6月,大儿子吴云峰(老大)顺利考入清华大学软件工程学院,攻读博士学位;

2015年,小儿子吴天峰(老五)也被保送到清华大学精密仪器系,攻读硕士学位;

2017年6月27日,吴大燕(老二)和吴青峰(老四)分别收到清华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的博士研究生及北京大学电子通信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录取通知书;

小女儿吴改燕(老三)从西安医学院毕业后,进入陕西省妇幼保健院工作,2017年7月,她辞去工作,开始备考,事隔两年是否已经圆梦,网上查不到相关信息。

但不管怎么说,这个普通的农民家庭走出了这么多高材生,寒门出才子的励志故事令人敬佩,也开创了安塞教育史上的“一门四清华(北大),五子皆才俊”的育人典范。

所以,探寻这个家庭教育成功的秘诀就成了一个热闹话题。

二、父母没什么文化,但不影响他们对下一代的良好教育

吴治保和妻子都出生农村,家境贫寒,吴治保只有小学文化,勉强识些字,妻子胡治爱没有上过一天学,是文盲。尽管如此,老两口却还是想要让五个孩子能上大学。

他们大道理不懂,但他们却懂得“再苦再累也要把孩子们供上大学”的重要性,这也许就是吴治保夫妇和其他农村人不同的地方,也正是他们将来的子女能有所作为的地方。

“砸锅卖铁也要供孩子们上学!”这是吴治保夫妻的共同想法,也是他们坚持下去的信念。在农村,在一个穷乡僻壤的地方,供一个孩子上学都很困难,何况供五个孩子。

提起胡治爱这个名字,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提起安塞街头那个挑担子卖苹果的婆姨,住在老县城的安塞人没有不认识她的,县城的每一道巷每一条沟,她走过无数遍。

从一开始,夫妻俩省吃俭用,每天都挑担子去县城卖苹果,走在山间的羊肠小道,3次往返就需要6个小时的时间。在这条近乎“羊肠小道”的山道上,胡治爱只能休息一次,她说停歇太久,再次挑起来的时候就越觉得重,就不能完成一天三个来回的销售,就攒不够过完年要给儿女们准备的学费……

他们在孩子上学这件事上遇到过很多困难,比如没钱交学费,这个时候,他们就四处贷款,但这件事,他们从来不让孩子知道,而是想方设法让他们安心上学。

生活不管有多苦,在孩子们上学的问题上,两人却从来没有犹豫过。

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夫妻俩省吃俭用,衣不更新、饭不变样,在日常生活中可谓是“抠”到极点,就是为了孩子们能安心上学。

人常说:言传身教大于行,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五兄妹在父母的影响下,从小就很懂事,更是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大的照顾小的,衣服自己洗,饭自己做,学习上都是你追我赶,基本不用大人操心。

每天早上,五兄妹不用父母督促,摸着黑自觉起床,去上学去读书,闲暇之余去农田为父母分担劳动,就这样日复一日,他们慢慢养成了优秀的习惯。

正是如此,兄妹5人都顺利进入到大学就读,入学后,他们通过勤工俭学、助学贷款分担父母的压力。

当然,吴治保夫妻给不了孩子文化的教育,但他们给孩子的教育是一般人做不到的教育,那就是做人的教育,是学习品质的教育,是吃苦的教育。这些化在孩子的血液里,必然会对孩子的成长有着莫大的促进作用。

三、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自身的努力更重要

榜样的力量有的时候大到让人无法想象。

2011年春节大团圆,兄妹五人欢聚一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激扬文字,谈古论今。说到高兴处,老大吴云峰一语中的: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我们何不憧憬一下未来、规划一下人生呢?

真是一呼百应,兄妹四人对大哥交口称赞,齐声道:大哥做个表率。老大豪情万丈,立下铮铮誓言——五年后清华北大见!四兄妹霸气回应:大哥,那你就在清华门口等我们!

说干就干,当时正在华北电力大学就读的大哥定下目标:清华大学研究生。2013年如愿以偿考上清华,却由于家境贫寒,拿不出5万元学费放弃清华,退而求其次,就读北京交通大学。但大哥是个一诺千金的男子汉,从未忘记五年后清华北大见的誓言,他必须站在清华门口迎接弟妹的到来。于是重新设定目标:攻下清华的博士。2015年终于梦想成真,走进了清华园,开始了对弟妹的翘首以盼。

考入天津理工大学的老二吴青峰,三本的他知耻而后勇,于2017年6月考入北大读研。

吉林大学毕业的老三吴天峰,不甘人后,于2015年6月考入清华大学读研,同年9月又保送到德国留学。

沈阳电力大学毕业后的老四吴海燕,紧追其后,于2015年8月考入北大读研,2017年8月考入清华读博。

西安医学院毕业、就职于陕西省妇幼保健院的老幺吴改燕,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三个哥哥、姐姐全都兑现了诺言,该是我亮剑的时候了,清华北大舍我其谁?假以时日,相信她定能问鼎清北。

相信知识改变命运,深知读书机会来之不易,大哥的一句“清华北大见”,兄妹几个坚守约定、坚定信念,共同携手要跨进清华北大的校园。

在这个故事中,因为老大的榜样作用,因为老大的影响,其他四个人奋力追赶,梦圆清华北大。榜样的力量是他们四人奋斗的动力,是他们坚持下去的理由,但更重要的是他们自己有拼搏向上的意志,有努力坚持的毅力,有不达目不罢休的精神,而这些是一个寒门所教给他们的宝贵财富。

所以,人的成功往往有很多因素,而一个人自身成长的品质,他人的激励显得尤为重要。

不得不说,安塞的这户人家,真实让人羡慕!然而,仔细思考,五兄妹的成功并不是“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而是源自父母的“言传身教”:

1、用大人的言行来影响孩子;2、用理想和劳动培养孩子;3、用大孩子的榜样来感染小孩子;4、全力支持老师教育孩子。

生活就是一面镜子,父母不经意的举止,便会影响着孩子的未来,这一点是值得重视的。

”寒门难出贵子“是相对的。寒门的父母要付出更多的血汗。寒门的学子要付出更多的血泪。

寒门学子有了壮志凌云的志向,问鼎清北不再是空想。

耳边响起了刘禹锡的《陋室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廉青。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选择一两个积极进取的朋友,来个未来的约定,让生活充满诗情画意,拼他个浪花四溅,才不枉费难得的一生!

“五年后清华、北大见”,看似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实则五兄妹为了约定付出了难以想象的拼搏,面对今天成功,他们更应感谢父母的言传身教。高考过后的你,即将步入大学,请记住那里不是求知的终点,而是未来的起点,一起努力吧,少年!

本文地址:https://m.banbaoedu.com/zhuangyuan/3346.html

声明:本站原创/投稿文章由板报教育网编辑发布,所有权归板报教育网所有,转载务必注明来源;文章仅代表原作者观点,不代表板报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违规,可直接反馈本站,我们将会作删除处理
评论

相关推荐

最新资讯